当青春风暴掠过老将枪口,广东憾失男子25米手枪速射团体铜牌
10月14日,男子25米手枪速射团体铜牌赛,当最后一轮急促枪声响起,比分最终定格在7比9,广东队三位年龄均已超过三十岁的老将放下手中的枪,结束了这次全运之旅。
原本将冲金作为目标的三人最终只能接受排名第四的结果,输给了三名只有20岁的江西选手。这再次印证了体育竞技的永恒命题——新老交替是不变的规律。
战至最后一枪,遗憾落败
铜牌赛的进程如同一部浓缩的体育人生。广东队陈可汗、陆志明和张富升,三位老将面容沉稳;对面江西队的年轻面孔则代表着中国射击的新生力量。比赛激烈,双方交替领先,多次上演5发全中的精彩场面,战至7比7平,一切都要由最后一轮决定。
江西队率先出战,年轻选手毫无负担,打出13中的优异成绩。压力全然转移到广东队身上。后出战的广东队老将们,最终以7中收官。
这一枪的差距,划分了两种不同的运动人生——一边是正在升起的朝阳,一边是依然炽热但难掩已近职业生涯尾声的遗憾。
张富升,这位曾获2016年里约奥运会第四名的名将,平静中带着不甘:“肯定不满意,证明我们的水平和竞争对手相差太多。”他坦言,未来需要提升的不仅是技术,“更多还是内在的东西,想法和心态都需要调整,学习如何在激烈的比赛中保持平静”。
老将的坚守与新生代的冲击
广东队三员老将,陈可汗、张富升、陆志明,年龄分别为33、32和34岁。陈可汗在2013年曾夺得十二运会该项目金牌,如今依然坚守。
“练习这个项目十几年了,自己仍然保持那份初心,保持那份热爱。”他的话语中透着岁月沉淀后的通透,“新人冲击很正常,说明这个项目现在发展得非常不错”。
当被问及这是否是最后一届全运会,陈可汗的回答出乎意料:“未必!我不知道能打到几岁。”他笑着,对赛场的留恋显而易见。
江西队的王仕文,2005年出生,刚满20岁,他的队友和他年纪也相仿。这正是本次全运会射击比赛的主旋律——青春风暴席卷而来,年轻选手以无畏的姿态挑战着成名已久的老将。
赛后混采区,广东队教练刘忠生虽然笑着,但眼中透着复杂的情绪:“有点遗憾,几个老队员的比赛经验,预期应该好于江西队的几个年轻队员,但今天发挥还是有点小失误。”他顿了顿,“但是我感觉都尽力了,而且也贡献了一场非常精彩的铜牌赛”。
刘教练坦言,广东队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,“几位老队员打完可能也要退役了,都坚持了好几届全运会”。作为陪伴他们十几年的教练,他心中有数:“不管结果如何,都尽力了,作为教练,我这十几年和他们一起,有欢笑也有泪水,结果都是好的。”
这些老将的下一站,或将走上教练员的工作岗位。这是运动员的必然轨迹,也是射击运动代代相传的方式。
广东射击的未来之路
面对全国射击水平不断提升的现状,刘忠生教练清醒地认识到:“广东的射击水平目前这几年稍稍有点落后,全国的射击水平非常高。我们不进则退,肯定要培养新人,从新人抓起。”
他的目光已投向更远的未来:“广东队一定会培养出更好的选手,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全运会,还要为奥运会、世界比赛做好准备,培养出更好的运动员。”
这场比赛,仿佛是广东射击承前启后的一个节点。陈可汗的一席话,或许是最好的注脚:“这十几年规则技术不断变化,整体趋势是向上的,我们也很幸运,很荣幸通过这个项目不断学习成长,体验到很多快乐。”
射击场上,没有真正的告别。当老将放下比赛用枪,他们可能拿起教枪;当年轻人接过衣钵,他们也接过了责任与梦想。广东男子手枪速射的这次第四名,或许不是终点,而是新旅程的起点。
文、图、视频|记者 苏荇
发表评论